搜藏控
微信登录
加载中...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绑定微信
绑定微信后将可使用微信扫码快捷登录
搜藏控旗下APP、小程序、网页账号通用
手机号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未注册手机号验证后自动登录
已有账号,忘记密码?
登录即代表您已同意 《用户协议》 和 《隐私政策》
重置密码
绑定手机号
修改密码
已有账号,忘记密码?
解绑微信
解绑后将无法使用微信扫码快捷登录
利摩日瓷器历史与底款
原创
精华
2021-09-09 · 1745 浏览
杯光溢彩
粉丝 255 获赞 432



Limoges

利摩日地区

历史

我们所说的利摩日,大部分情况下并非单指某一个瓷厂,或者某一个工房,而是指整个利摩日地区里面,大大小小,前前后后的瓷厂们。跟德累斯顿、景德镇一样,利摩日也形成了产业的集中化、规模化。

利摩日瓷器,是指从巴黎坐火车用时三个小时,便能到达的Limousin地区首都利摩日,在其周边所生产的瓷器。

十八世纪初梅森在德国发现高岭土,而利摩日则迟了半个世纪。1767年,一位女性在Saint-Yrieix-la-Perche发现白色黏土,即是高岭土。一直在做软瓷的塞夫勒听到这个消息,便开始从利摩日大量运高岭土。

实际上利摩日原本就有一个制陶厂,早在1736年已经创办。后来,利摩日的市长Turgot也想利用当地资源来制作瓷器,在企业家格雷鲁兄弟的赞助下,工厂经营者约瑟夫·马歇尔和科学家尼可拉·夫鲁涅拉不断地进行实验,试错了很多次之后才成功做出了硬瓷,那是在1771年。

1774年受到Artois伯爵的庇护,变成了“Artois制陶厂”。底款是以伯爵名称简称“CD”。在早期,由于塞夫勒皇家制瓷厂独占了制瓷技术,导致马歇尔只能够自学、从头研发瓷器的配方,因研究费用高昂,还被加上了极高的税金,使瓷厂的经营一度陷入了困境。他们利用之前做软瓷用过的样式和设计,但是变化不够丰富,导致无人问津。后来,他们发现贩卖陶土更简单。另外,比起自己上绘和贩卖自己制造的瓷器,将烧制好的无色素瓷提供给塞夫勒来钱更快。




1784年,塞夫勒为了白瓷的稳定供应,买下了利摩日的工厂。因为塞夫勒是国企,所以被收购之后的工厂也改名为“利摩日皇家制陶厂”。塞夫勒还派遣了许多匠人去利摩日传授绘画、装饰等技艺,使利摩日日后也产出了很多能够凌驾于塞夫勒的精品,而样式和器形上也变得更为精练,更有高级感。

例如下面这个利用可爱的矢车菊和珍珠进行设计的样式,这是以一位非常热爱这套样式的王妃的名字“Marie Antoinette”来命名的。




其他的还做出了像路易十五、du Barry夫人、Saint Cloud等等的著名样式。

另一方面,利摩日地区整体都靠贩卖原料为生,瓷器的制造尚未成为主力产业。

1788年,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被视为贵族奢侈品的瓷器制造也被禁止,于是法国政府(塞夫勒)将利摩日皇家制陶厂出售。利摩日皇家制陶厂从国企变成了私企,直到1794年瓷厂关闭,1796年三名员工买下瓷厂经营权(后来经十多次转手,苟延残喘至今,没什么名气,现代称之为“Royal Limoges”,被Bernardaud收购)。后来利摩日的民间也开始兴起许多新瓷厂。1827年,多达16家,1850年去到了30多家,而最疯狂的时期则去到了100多家。

这个时期出现的著名瓷厂有Pouyat、Pierre Tharaud、Haviland、Bernardaud等等。








1851年,利摩日的作品在伦敦世博会展出,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知名度。利摩日非常追求高质白瓷的生产,后来除了白瓷,还成功烧制深钴蓝、棕色、黄色和玫红等各种颜色。特别是黄色,在收藏家圈子里面人气很高。

十九世纪后半,利摩日迎来了黄金时期。此时有很多从巴黎搬到利摩日的匠人,他们给利摩日带去了更多的绘画技术,还有各种用在浮雕、雕塑、座钟、花瓶上的艺术底子。后来还大量生产我们现在也经常能看到的利摩日盒子。




那是一种瓷制的小盒子,在洛可可时代中贵族们流行携带一些糖盒、嗅烟盒等等外出步行。在之前,很多是用宝石嵌在金银上制作而成的金属小盒。在瓷器制法传播开来后,利摩日的瓷厂们便开始制作瓷制的盒子来代替,而直到今天,利摩日还在生产这些美妙的盒子作为纪念品。




进入二十世纪,工人罢工,两次世界大战,对瓷器生产的行业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再加上人们的消费观念的转变,日用瓷器更为盛行,一些瓷厂也只能增加其他行业的业务来维持公司的运转。有些被各种大公司吞并收购,有些外包给国外生产结果被仿品各种打趴,直到现代,还存留下来的著名的瓷厂有Bernardaud,Haviland,Doralaine ,Royal Limoges这些。

Haviland

哈维兰

1840年,大卫·哈维兰(David Haviland)在纽约开了一家瓷器商店,后来他想去法国找一家瓷器制造商,合作生产商品送至美国销售。最终地点在决定法国的利摩日地区。1853年他在利摩日创建了Haviland生产瓷器,专供美国市场。

内战结束后,大卫将儿子蒂奥多(Théodore)送到美国,负责销售这块。而另一个儿子查尔斯·爱德华(Charles Edward Haviland)从父亲那里拿到了瓷厂的经营权。瓷厂雇佣了许多厉害的艺术家,很快便开发出了转印技术。

后来,因为经营权不在自己手中,蒂奥多(Théodore Haviland)于1893年离开兄弟的公司,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两家Haviland公司在展会上都拿过许多奖项。

1931年,查尔斯(Charles Haviland)的公司倒闭。

1936年,蒂奥多(Théodore Haviland)将公司搬到了美国,直到1957年都在美国进行着经营。

1941年威廉(William Haviland)收购了两家公司,于1972年退休。

家族旁系

大卫·哈维兰的侄子查尔斯·菲尔德·哈维兰(Charles Field Haviland)于1859年入赘了另一个制瓷家族。1881年退休,但招牌被买了下来流传到后世。

大卫·哈维兰的孙子约翰·哈维兰(Johann Haviland)于1907年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创立自己的公司,并于1924年被一家意大利公司收购,1933年又被出售给了卢臣泰集团。二战后,他们廉价的产品在德国的PX商店中大量出售。这个公司跟上面的法国和美国的哈维兰瓷器家族没有任何关系。

底款









Pouyat & Jean Pouyat

普亚和简·普亚

Pouyat家族的瓷器在法国陶瓷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常见的底款一般是“JPL”、“J.P.Limoges”之类的,是Jean Pouyat Limoges的简称。

Pouyat(1795年—1823年)

1760年Pierre Pouyat在Saint-Yrieix创建了一家彩陶厂。他儿子Francois Pouyat跟Laurentius·Russinger合作开了家公司La Courtille,经营硬瓷业务。1795年-1800年,在巴黎的Locre工厂生产硬瓷。

1800年,Francois买下La Courtille,他儿子Leonard和Jean-Baptiste也进入了工厂参与运营。

1816年,两兄弟跟一家佛斯的工厂老板合伙,生产瓷器并上绘和装饰。

1820年,两兄弟买下佛斯工厂,由Leonard主管工厂运营,直到他1845年去世。而佛斯工厂则运营到了1865年。

1823年,Francois卖掉了巴黎的Locre工厂,而仍将Jean-Baptiste留在巴黎管理业务。但是,Francois仍不想放弃瓷器生意。

Jean Pouyat(1840年—1911年)

1832年,Francois在利摩日开了家小厂,1835年,买下了位于利摩日附近的Saint-Leonard的陶瓷工房。Jean-Baptiste再次加入了父亲的工厂,并与1840年接管了父亲的经营。

1844年,Jean-Baptiste扩大了工厂规模,雇佣了127名工人。他们生产的瓷器具有非常出色的白和瓷质。而工厂的装饰和上绘也非常高雅,艺术性相当高。Jean Baptiste有三个儿子:Emile、Louis、Leonard-Eugene。其中Emil在巴黎的Locre工厂实习之后,1849年接管了父亲在利摩日的工厂。

1911年,Jean Pouyat被William Guerin收购。之后就是Guerin的故事了,这里不展开。

底款

Pouyat的底款变化不大,我们一般能见到的底款是Jean Pouyat Limoges的缩写“JPL”,除了JPL,有些带有“France”。时间跨度都不长,基本上JPL的作品就是在十九世纪中到二十世纪初,再具体也没多大意义了,底款简单看看下面的常见款就行了,深究无用。










Bernardaud

伯纳德

1863年,Rémi Delinières创立了一家位于利摩日的瓷厂(现名为Albert-Thomas Avenue)。

1895年,Réonard Bernardaud成为Rémi Delinières的合伙人,加入了他的公司R.Delinières&Cie。五年后,原公司解散,就地创立了新的公司L. Bernardaud&Cie。

1919年,L. Bernardaud&Cie在纽约开设了办事处。

1923年,Léonard Bernardaud去世。他的两个儿子Jacques和Michel继承了公司。两兄弟将Art Deco风格带入公司,并在大萧条和世界大战动荡期间成功存活了下来。

1949年,Michel去世。Jacques拿到了公司的独立经营权。

1962年,Michel的儿子Pierre接管了公司的管理。Pierre跟Jacques的儿子Paul一起为公司打拼。

1970年,他们收购了利摩日的另一家瓷厂Vignaud工厂。

1979年,Pierre的儿子Michel(跟爷爷同名)加入了公司,并将公司的品牌打响国际市场。1990年代,Limoges Bernardaud工厂被改成文化中心。

1986年,收购利摩日皇家制瓷厂“Royal Limoges”

1994年,Michel成为了第五代掌权人。

2002年,Michel成立了Bernardaud基金会(Bernardaud Corporate Foundation),目的是为了进行瓷器的创新,重新塑造品牌在瓷器行业的身份并探索新的出路。

底款












Limoges

利摩日地区

底款

上面简单介绍了几个常见的瓷厂,但利摩日整体厂牌较多,而且很多存活时间短暂,除了几个著名的大型瓷厂之外,其他的小厂很多都没留下什么详细的资料记录,下面是我在网络上找到的部分瓷厂的底款,整理成两张图,仅作最低限度的参考。有的时候并不是因为偷懒才称他们为“利摩日”,而是有时候真的不知道究竟是哪一个瓷厂和工房……








The End
文中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对内容有异议或投诉,请通过举报邮箱进行反馈
瓷器欧洲瓷器利摩日
上一篇
推荐5本关于著名艺术家的书
推荐5本关于著名艺术家的书
下一篇
从古埃及金光闪闪的坟墓到古斯塔夫 · 克里姆特
从古埃及金光闪闪的坟墓到古斯塔夫 · 克里姆特
相关阅读
古董木制相机
古董木制相机
382 浏览
皇家阿尔伯特经典系列盘点
原创 皇家阿尔伯特经典系列盘点
812 浏览
搜藏瓷器丨英国古老名瓷皇家伍斯特瓷厂发展简史
原创 搜藏瓷器丨英国古老名瓷皇家伍斯特瓷厂发展简史
239 浏览
书单丨关于艺术的9本书
书单丨关于艺术的9本书
309 浏览
Wedgwood经典陶瓷系列盘点
原创 Wedgwood经典陶瓷系列盘点
617 浏览
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论
这块留白由你抒写第一笔
举报评论
补充描述(选填)
分享
评论
2
1